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院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11月5日下午,学院成功举办了教师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大赛。本次大赛汇聚了学院多个教研室的骨干教师,她们同台竞技,充分展示了在数智化背景下财会专业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成果。
比赛现场,来自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们结合专业前沿与实际应用,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智能会计教研室与涉税会计教研室的四位教师率先登场,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

周艳老师以《Python赋能财务,银行对账自动化》为题,生动演示了如何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银行对账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将抽象的编程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利器,展现了技术驱动下财务工作效率的飞跃。

甄国玲老师聚焦《水费计算及申报》,细致剖析了特定行业涉税业务的处理流程,将复杂的税法规定与实务操作紧密结合,凸显了专业教学的精准性与实用性。

李莉老师带来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选择》,则通过清晰的逻辑梳理与案例对比,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折旧方法的核心要点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体现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张其慧老师围绕《应收账款——可变对价的核算》,深入解读了新收入准则下的难点问题,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清晰的讲授思路,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认可。

数据与财务管理教研室的两位教师同样表现不俗。石林老师以《业财融合大数据风控能力之现金流风险预测模型》为切入点,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企业现金流风险管理相融合,构建了科学的预测模型,展示了业财融合背景下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能力。

刘叶容老师的《Excel税务风险预警实操》,则深耕于Excel这一常用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通过构建税务风险预警模型,将复杂的税务风险判断过程可视化、流程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务操作与风险防范能力。

统计与会计核算教研室的王丹老师,则将目光投向了《小微企业智能统计》,关注小微企业这一重要市场主体,探讨如何运用智能化工具和方法优化其统计工作,提升数据管理效率,课程设计贴近实际,富有现实关怀。
整场精彩展示不仅是我院教师教学技艺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于财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想碰撞。参赛教师们普遍将大数据、Python、智能化工具等现代技术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财会课程的边界,强调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自动化处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院在适应数智时代变革、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本次教师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全院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有效激发了教师们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的热情。它不仅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财务与会计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引导鼓励教师立足专业、拥抱技术、不断创新,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财会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